
9月18日,上海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发布《上海市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实施方案》。方案提出,发展国际健康旅游消费,推进全域国际医疗旅游试点,培育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医疗服务品牌和项目。鼓励社会力量盘活存量资源,重点发展大众化的养老服务。推进养老康复辅具产业发展。
其中与健康、养老领域相关具体内容如下:
(一)构建融合全球消费资源聚集地
建设浦东国际消费中心。着力创造高品质产品和服务供给,不断提升专业化、品牌化、国际化水平。加快推进浦东“全球消费品牌集聚计划”,吸引更多国际国内知名商业主体和消费品牌集聚浦东,打造面向全球市场的新品首发地、引领消费潮流的风向标。培育消费新模式新业态,对消费新业态实行包容审慎监管,引领带动国内消费升级需求。发挥浦东先进制造和贸易航运枢纽优势,推动消费平台和流通中心建设。拓展开放合作平台,扩大与消费相关的服务业开放,研究探索放宽电信服务、医疗健康等服务消费市场外资准入限制,促进服务供给体系升级。(市商务委、浦东新区政府负责)
(二)推动多领域服务消费提质扩容
发展提升健康养老消费。打造健康产业集聚区和一批有国际竞争力的健康服务项目。发展定制化健康体检、私人健康管理等健康服务,扩大在线健康消费,推动医疗、养生和养老一体化发展。发展国际健康旅游消费,推进全域国际医疗旅游试点,培育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医疗服务品牌和项目。开发具有中医药健康特点的旅游产品,建设一批中医药健康旅游示范基地。鼓励社会力量盘活存量资源,重点发展大众化的养老服务。推进养老康复辅具产业发展。(市民政局、市卫生健康委、市发展改革委、相关区政府负责)

此外,上海市民政局也于今日发布关于印发《上海市民政局关于支持浦东新区民政局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支持浦东新区高水平改革开放打造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引领区的意见〉加快探索超大城市民政事业发展“浦东样板”的指导意见》的通知。
其中多处提及养老相关内容,具体如下:
一、坚持“能放则放,应放尽放”,推动浦东新区当好上海民政事业发展排头兵先行者
支持浦东新区加强标准化建设。紧贴上海民政发展战略任务和重大需求,支持浦东聚焦急需紧缺标准、支柱性标准、关键技术标准、公益性标准等加大实践和研制力度,开展标准化试点。推动老年助餐服务、老年认知障碍友好社区建设、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站建设、困难群众需求综合评估指标等方面率先探索制定区级标准,并上升为地方标准、长三角标准。支持浦东新区儿童福利中心建设,探索重度残疾儿童、自闭症儿童及其他困境儿童临时(长期)照护服务标准。鼓励社会团体参与团体标准及地方标准制定。支持浦东探索研究残疾人养护机构服务标准。
二、深入践行人民城市发展理念,支持浦东新区打造超大城市民政治理的“浦东样板”
支持探索大城养老“浦东样板”。指导支持浦东新区加快完善居家社区机构相协调、医养康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深化养老服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围绕高品质养老设施供给、高质量养老服务管理、高水平养老资源集聚、高素质养老人员队伍目标,全面推进政策创新、机制创新、服务创新,培育一批在全市乃至全国具有影响力和竞争力的养老服务品牌。
强化浦东新区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中的引领力。贯彻落实《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在养老服务、社区治理、社会工作、社会组织等多领域建立长三角跨区域合作新模式,推动服务资源、人才队伍、标准体系、制度规范等方面互融共通、深度合作、协同发展。大力支持长三角区域优秀的养老服务企业落户,研究推进异地养老。推动浦东社会组织在长三角产业集群建设中发挥作用。
本指导意见自印发之日起实施,有效期至2025年,期满后可根据情况,研究商定后续内容,形成新的文件。
展位销售
吴锦秀 女士 132 4835 1553
刘 星 先生 182 1766 13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