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上海国际养老、辅具及康复医疗博览会

2021新时期社会工作介入养老服务路径探索论坛在太仓成功召开

图片



为探索社会工作介入养老服务发展新趋势,适应新时期服务要求,探索社会工作介入居家、社区及机构养老服务新模式,由江苏省社会工作协会、太仓市民政局主办,太仓市养老服务行业协会、太仓市德颐善社会工作发展中心承办的“新时期社会工作介入养老路径探索”论坛于2021年8月31日在线上举行。

论坛邀请了全国养老行业及社工行业主管部门领导、有关专家和养老社工运营机构负责人。本次论坛由太仓市养老服务行业协会会长潘星主持,论坛上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工作系隋玉杰副教授、江苏省社会工作协会会长晏翠耀,江苏省社会工作协会副秘书长李振鑫、太仓市民政局副局长王娴敏、太仓市德颐善社会工作发展中心党支部书记兼负责人孙陈,湖南省坤元社工服务中心理事长孙洁,北京睦友社会工作发展中心总干事李璐龄,广东江门中医药职业学院教师张怀磊,东莞市正阳社会工作服务中心社工主任陈彩玲,北京青年政治学院社会工作专业教研室主任王春晖,太仓市德颐善社会工作发展中心轮值总干事耿彤彤共同聚焦中国养老社会工作发展趋势,并就社会工作介入养老服务热点问题展开讨论、分享与合作。另外本次论坛也受到了十几家媒体的关注报道,在线人数1300余人。

论坛伊始,晏翠耀会长进行了致辞。他指出社会工作在养老服务政策引领、专业指引、人才培育、市场发展等方面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强调了本次论坛聚焦的三个目标健全养老社工服务网络、优化养老社工服务供给、打造综合养老服务体系。

随后王娴敏副局长王娴敏对太仓市的养老服务服务体系、政社互动和社会工作政策进行了详细的介绍,突出太仓在养老及社工领域所开展的工作,并欢迎优秀社工人才加入到太仓养老及社工服务行业中。

本论坛的分享主题分为七个方面:社会工作如何在养老服务体系中发挥主导作用、以湖南坤元为例的老年社会工作者的专业化发展、社会工作介入认知障碍症社区居家服务的实践探索、社会工作在养老服务中的角色迭代逻辑、社会工作者介入社区居家适老化改造的角色分析、社会工作者介入机构养老服务的角色分析、以太仓市级社会工作服务指导中心为例的个案管理模式在失能长者服务中的应用。七位嘉宾一一立足自身专业领域做了精彩的分享,有对过往服务经验的提炼和推广,有对前瞻性服务的思索和尝试,通过不同视角切入向观众展现社会工作介入养老服务的新路径、新方法、新角色。

嘉宾的分享结束后,论坛邀请了隋玉杰教授进行了专业点评,隋教授以分享嘉宾的观点为基础,既在宏观上结合了国家大环境分析社会工作行业的处境,又在微观上通过具体的案例表达对某些细节处的改进建议,给了在场的嘉宾和听众们以耳目一新的感觉。

通过本次论坛的嘉宾分享和专家点评,刷新更多人对社会工作行业的认识和了解。新时代下社会工作的内涵远超传统意义上的单纯“做服务”,在养老领域,一方面社会工作者通过多种社会工作方法的融合使用,可以帮助老人提高生活水平、丰富晚年活动内容、改善晚年精神面貌;另一方面,社会工作也可以通过不断创新的服务模式,在跨专业团队的配合下提供给老人更全面、更多元的养老选项。老有所依、老有所养、老有所乐、老有所为,这16字概括了社会工作者在养老领域奋斗的目标。我们坚信,养老时代下的社会工作大有可为。


论坛精彩观点
开幕致辞

晏翠耀
江苏省社会工作协会会长

开展本次论坛的目的是为了适应新时期养老事业、产业高质量发展新目标、新要求,共同探索社会工作介入养老服务的新模式、新路径,特别是探究社会工作如何在构建居家社区机构相协调的养老体系中发挥更大作用。在“十四五”的开局之年,我们也面临着新冠疫情防控常态化、人口结构加剧老龄化、养老需求日益复杂化、社工队伍发展多元化的新形势、新情况,所以作为社会工作从业者更要投身推动养老事业、产业协同发展,健全基本养老服务体系的大养老事业中。本次论坛聚焦健全养老社工服务网络、优化养老社工服务供给、打造综合养老服务体系三大目标,从社工如何介入居家养老、机构养老、社区养老、智慧养老等多维养老体系出发,重点围绕社会工作介入养老服务的成功经验和面临的困境问题推动多方交流。

太仓养老现状介绍

王娴敏

太仓市民政局副局长

其一,太仓是临沪临港的中国长寿之乡。综合实力连年处于全国百强县(市)前十,同时2020年底,全市户籍人口51.05万,60周岁以上老年人口占比31.03%,百岁老人198人,太仓已经进入深度老龄化社会,十四五期间,太仓市人口老龄化将一直保持31%以上,人口老龄化趋势明显。其二,太仓是中国县域养老的城市样板。太仓市紧扣高质量目标,建成了覆盖城乡、就近便捷、优质高效的15分钟养老服务圈。太仓市打造的“颐养金仓·幸福享老”的县域养老品牌,也受到民政部高晓兵副部长等各级领导肯定,编写成了《县域养老:太仓养老服务透视》一书。其三,太仓是养老政社互动的典范之城。作为政社互动起源地,太仓市积极深化“放管服”改革,全面形成政社共建、共治、共管的养老服务发展格局。其四,介绍了太仓养老社会工作中建设补贴、运营补贴、组织机构奖励补贴、人才奖励补贴等相关补贴政策。王局长的介绍,让参与论坛的各位嘉宾、专家和听众能够快速地了解太仓养老的情况,也能够吸引更多的社工人才来到太仓,加入太仓养老的队列。

主题演讲

《社会工作如何在社区养老服务体系中发挥主导作用》

孙陈

太仓市德颐善社会工作发展中心
党支部书记兼负责人

NORC(Naturally Occuring Retirement Community)模式,NORC模式关键在于整合社区资源,建立居家养老的社会支撑体系,实现从传统的家庭照料到现代的社区照料的改变。而德颐善的目标是让太仓每个社区都成为NORC。因此,德颐善探索出“以社工为主导,多元化服务团队为支撑”的本土养老服务模式,依托居家上门服务、日间照料服务、社区综合服务、长护服务等,整合家庭、社区和社会资源,让老人尽可能久的生活在熟悉的社区,安享晚年。经过6年多的服务探索与实践,德颐善在太仓村社区的NORC模式营造初见成效,呈现出了以下特点:由被动服务转为主动服务;满足多方面多层次养老需求;从被动的服务接受者转为主动参与者;创立灵活的合作伙伴模式。德颐善期待和养老人、社工人一起用专业,让养老服务变得更简单,用专业,让每个社区都能成为NORC。


《老年社会工作者的专业化发展——湖南省坤元经验分析》

孙洁

湖南省坤元社工服务中心理事长

坤元对于养老服务者的团队建设有自己的一套办法,创新实践“芙蓉花开”教育扶贫社会工作者培养计划,通过培养培育每个社区(村)的在地困境女性成为养老服务、社会工作的从业人员,从而完善基层社会福利体系的人才建设,打造本土化养老服务、社会工作服务品牌和专业队伍。养老服务工作取得了优秀的成果,形成了城乡养老服务体系建设与居家养老服务、敬老志愿服务、老年协会督导与空巢老人巡访等几个本土化养老服务项目。坤元秉持助力子女履责、促进国家尽责、激发社会成长的服务目标,运用专业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的管理方法,在自己的养老服务工作道路上发光发热。


《社会工作介入认知症障碍社区居家服务的实践探索》

李璐龄

北京睦友社会工作发展中心
西城区睦友社会工作事务所总干事

睦友实施国家《探索老年痴呆防治特色服务工作方案》,致力于认知障碍症人群的帮扶工作。睦友建立了全科医生、志愿者、社工、心理治疗师等多学科协作的轻度认知障碍及老年痴呆诊疗与照护服务团队,针对不同的服务对象,订立不同的服务目标和服务内容。对于认知障碍症患者,以延缓病情发展、改善问题行为服务目标,提供认知训练、家居坏境改善服务;对于高危人群,以早发现早预防为服务目标,提供早期筛查、MCI认知训练服务;针对家庭照顾者,以提升照护质量、减轻照护压力为服务目标,提供减压活动、居家照护辅导服务;针对社会大众,以促进关注关爱、增进科学知识为服务目标,提供社区宣讲服务。睦友以需求为本、全人服务为宗旨,建立患者服务、照顾者支持、社区倡导的关系网络,希望让每位老人都过上有尊严、有价值的晚年生活。


《社会工作者在养老服务中的角色迭代逻辑》

张怀磊

广东江门中医药职业学院讲师

我们所处的世界正在发生变化,软件、技术塑造未来的过程正在进行,所有东西都在升级。审视一下我们的行业、专业,社会工作者从事养老具有天然的优势、也是转型的最优途径之一。从养老服务行业视角来看,社会工作专业是主要的辅助性人才供应渠道之一。社会工作者在养老领域中有一定的角色优势:首先。政策红利期,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社会工作介入公共服务;其次,市场倾向规模更大、品牌更强、资源更深厚的本地企业的趋势显现;第三,企业更多的进入公共服务市场。养老属于民生事业、社会企业是社工机构转型的最优载体之一。我们可以从社工机构转型到养老社会企业,将资产做重,重要的是组织机构的驱动力的转型,将驱动力扭转为市场导向,进行可持续发展的模式的探索;从线性的项目逻辑转型更复杂的产品逻辑、市场逻辑来指导具体工作,搭建产品—运营—市场铁三角;将社会工作的价值观、方法与其他跨学科常用方法、技术融合;改变思维方式、改变站位、改变心态;根据行业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整、优化、融入,不拘泥于井中,我们必定会站在时代潮流的中心位置。

《社会工作者介入社区居家适老化改造的角色分析》

陈彩玲

东莞市正阳社会工作服务中心社工主任

机构拥有特色居家养老服务模式——CCHC(持续照料社区)模式。该模式是在医养结合的理念下,通过“两个平台”和“三项专案”的配合,实现“社工+医护团队+康复师+护老者”跨专业团队养老服务合作。社区居家养老适老化改造服务专案中,服务实施要经历四个阶段,包括前期筹备阶段——开展多次组织会议;项目调研阶段——对跌倒风险的评估、建档分级等;项目实施阶段——确定合作施工方、长者改造方案等;后期跟进阶段——入户回访,改造验收等。社会工作者在适老化改造中的角色中主要扮演两个角色,使能者和服务经纪人,使能者的角色内容中包括提供一系列专业的服务和倡导服务对象自我能力培育、服务经纪人的角色内容中包括需求的评估,资源的链接和需求资源间的协调对接。


《社会工作与机构养老的嵌合性发展》

王春晖

北京青年政治学院
社会工作专业教研室主任

“嵌入”和“嵌合”概念的根本区别,“嵌合”其实是一种不同事物之间嵌入或互嵌之后结合成的、能较好合作、协同、整合和一体化行动的新嵌合体。接着王春晖老师基于“嵌合”的理论基础,进一步提出了“嵌合”概念在养老实践,主要是传统机构养老中的应用,主要分为三步走、四个层面。

第一步是“嵌入”,第二步是“嵌合”,第三步是“嵌合”发挥作用。本次的分享主要强调“嵌合”在机构养老服务四个层面中发挥的作用,分别为服务层面、团队层面、制度层面和文化层面。服务嵌合层面,由于社会工作的实质是服务,所以所有社会工作机构的发展都要从最基础服务开始,要想达到“嵌合”发挥作用,社会工作者就要彻底融入到整个的养老服务体系当中,而不是“社工+养老服务”。服务嵌合层面意味着虽然看似没有强调社工,但是每个环节都充满着社会工作的元素。

团队嵌合层面,指的是多专业的合作配合和跨专业团队的联动;制度嵌合,是建立在前两个嵌合实现的基础上,推进社会工作战略规划和机构养老的相关政策,制度嵌合层面具体表现在这些规划和政策都会考虑到社工的参与,也都有社工的部分;文化嵌合层面,更多强调社会工作和养老服务在价值观、服务理念上的相互嵌合。包括了养老机构要吸收社会工作的价值理念、社会工作要接收养老机构的经验观念、还有养老机构内部也要对社会工作理念的接收。四层面由微观到宏观,嵌合的深度和广度也在逐步递增,这将推动社会工作者在养老行业更好立足和发展。

《个案管理模式在失能长者服务中的应用——以太仓市市级社会工作服务指导中心为例》

耿彤彤

太仓市德颐善社会工作发展中心
轮值总干事

需要多个助人者和资源的介入,在此情况下,个案管理便承担起这个任务。个案管理在失能长者服务中的运用有六点。一、注重个案发掘的信息化,以信息化系统为平台,以楼道长、网格员、护理员及社工为触角进行失能老人的发掘。二、强调需求评估的系统化,以案主所在的系统为视角,分层评估案主需求。三、协调介入计划的多元化,完成评估后,中心与包含镇级社工站、社区社工室、日照中心、护理团队、医生的跨专业团队进行对接,进行照护计划的沟通及协调。四打造资源体系平台化,各级团队对应的资源有所不同,指导中心以跨机构的资源整合为主,镇级社工站需做好跨社区的资源链接,而社区社工室要持续对接社区内资源。五保障服务监管的常态化,通过跟踪督导,专家会诊,示范导引和服务倡导提升照护团队服务品质。六、促进服务输出标准化,以案例总结经验输出导引,以导引提升服务质量,打造良性循环体系。


专家点评

隋玉杰

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工作系副教授、博士生导师

在北京青年政治学院王春晖老师分享的基础上,隋教授提出社会工作机构可以先嵌入、后嵌合地在养老发展体系里发展。她表示王春晖老师分享中的“制度嵌合”概念实际在全国的某些地方已经建立起来并有不错的效果。其次隋教授对太仓德颐善的个案管理模式在社区养老中的应用、湖南坤元以养老护理员社会工作专业知识的培养为落脚点的老年社会工作者的专业化发展经验、东莞特色居家养老服务CCHC模式、北京睦友的关爱认知障碍症老人项目等表示赞同和认可。

在点评的最后隋教授提出了自己的三点建议:一是对于社会工作专业而言,想要向政府证明社会工作机构的实力,在展示的过程中还是要尽可能的多列举有实效的数据,以上海的不倒翁项目举例,说明了有实效的数据在社会工作项目中的重要性,并提出循证实践在行业内的推广可以增加行业说服力。二是社会工作者的身影还可以活跃在更广大的舞台。以东方卫视的梦想改造家之认知障碍老人住宅的适老化改造为例,倡导社会工作者通过对服务对象社会生活史和生活照料需求信息等的收集评估,参与到改造团队中来,充分整合社会工作者与设计师的力量,实现适老化改造的跨专业合作。三是虽然国家把积极老龄化作为国家战略,但是我们对待老人的态度还是比较消极,所以我们应该在积极老龄化的背景下,把老人作为社会的资源和财富来看待,充分挖掘老人积累了一辈子的经验财富。让老人过上李璐龄老师分享中提到的那种“有尊严、有价值的老年生活。”

2022年上海养老展联系我们

展位销售

吴锦秀 女士 132 4835 1553

刘 星 先生   182 1766 1397